IKO 滚珠丝杠所采用的预压方式有哪些?

浏览: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5-07-13 分类:常见问答
滚珠丝杠作为精密传动元件,其预压方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定位精度、刚性及运行稳定性。IKO 作为知名传动部件生产商,针对不同应用场景,设...
滚珠丝杠作为精密传动元件,其预压方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定位精度、刚性及运行稳定性。IKO 作为知名传动部件生产商,针对不同应用场景,设计了多种合理的滚珠丝杠预压方式,以满足各类精密机械对传动系统的严苛要求。下面详细介绍 IKO 滚珠丝杠的主要预压方式及其特点。
一、双螺母垫片预压(垫片式预压)
这是 IKO 滚珠丝杠中应用较广的预压方式,核心原理是在两个螺母之间加入特定厚度的金属垫片,利用垫片的厚度差使两个螺母产生相对位移,让滚珠与滚道之间形成稳定预紧力,从而彻底消除间隙。
特点:
结构稳固:垫片经高精度研磨制成,厚度误差可控制在微米级,确保预压量精准且一致。
刚性良好:通过垫片设定预压量后,长期运行中不易因振动、温度变化等改变,能为传动系统提供稳定刚性支持,适合机床主轴、精密工作台等对刚性要求高的场景。
成本适中:无需复杂调节结构,生产和装配工艺简单,批量应用时可有效控制成本。
调整方式:需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来改变预压量,更适合预压量固定的工况。
二、双螺母螺纹预压(螺纹式预压)
IKO 的双螺母螺纹预压方式,是在其中一个螺母的外圆设计螺纹结构,配合锁紧螺母实现预压调节。具体操作时,旋转带螺纹的螺母,使其相对另一个螺母产生轴向位移,达到所需预压量后,用锁紧螺母固定位置。
特点:
调节灵活:可通过旋转螺母实现预压量的无级调整,设备装配或维护时能根据实际需求精准微调,适合精密测量仪器、半导体封装设备等需要现场校准预压的场景。
适应性强:能在一定范围内弥补长期使用导致的滚珠或滚道磨损,延长丝杠有效使用寿命。
注意要点:虽调节方便,但需注意锁紧螺母的防松设计。IKO 在这类产品中通常采用防松胶或双螺母锁紧结构,防止运行中因振动导致预压量变化。
三、单螺母变位导程预压(变位导程式预压)
这是 IKO 为小型化、集成化设备研发的预压方式,核心设计是单螺母内部滚道导程存在微小差异 —— 螺母内两段滚道导程相差微小数值,装入滚珠后,因导程差自然形成过盈配合,从而实现预压。
特点:
结构紧凑:无需双螺母和额外调节部件,螺母整体体积小,节省安装空间,适合机器人关节、小型精密滑台等空间受限的设备。
精度可靠:预压量由制造时的导程差严格控制,IKO 通过精密磨削工艺保证导程差的一致性,使每个螺母的预压性能稳定统一。
局限性:预压量在生产时已固定,后期无法调整,选型时需根据设备需求确定合适的预压等级。
四、单螺母加大钢球预压(增大钢球直径式预压)
IKO 的单螺母加大钢球预压方式,是选用直径略大于滚道公称间隙的钢球来实现预压 —— 钢球与滚道间形成微量过盈,装配后自然产生预紧力,消除间隙。
特点:
工艺简便:无需复杂的螺母结构设计,仅通过精确控制钢球直径即可实现预压,生产成本较低,适合自动化设备、小型输送机构等对成本敏感且精度要求中等的场景。
安装方便:单螺母设计减少了装配步骤,能提高设备组装效率。
精度保障:IKO 严格把控钢球的圆度、直径公差及滚道加工精度,确保钢球与滚道接触均匀,避免因局部应力过大导致早期磨损。
五、IKO 预压方式的选型建议
IKO 滚珠丝杠的预压方式各有侧重,选型时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综合考虑:
若设备要求高刚性、高稳定性且预压量固定,优先选双螺母垫片预压;
若需要现场调节预压量或有后期维护校准需求,双螺母螺纹预压更合适;
若设备空间有限且追求集成化设计,单螺母变位导程预压或加大钢球预压是理想选择,其中变位导程式更适合高精度场景,加大钢球式在成本与性能间更具平衡优势。
总之,IKO 滚珠丝杠的预压方式设计,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,凭借精准的制造工艺和科学的结构设计,确保每种预压方式都能在相应场景中发挥最佳性能,为精密机械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。